海上多波地震勘探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2004-12-06)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903
海上多波地震勘探是利用橫波信息,解決天然氣儲集區(qū)常規(guī)地震無法探明的“泥塊帶”、“氣煙囪”等問題的前沿高新技術,在地震勘探技術上具有革命性意義。該項技術是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鶯瓊大氣區(qū)勘探關鍵技術”中的一個課題,直接在國家“863”計劃海洋領域“820”主題的領導下,由長安大學牽頭負責,西安石油勘探儀器總廠等國內9個單位合作完成,地測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為具體組織實施單位。
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研制了一系列海上多波地震勘探設備,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自主研制出480道四分量海底電纜采集系統(tǒng),其中海底拖曳四分量地震數據采集一體化單元,明顯優(yōu)于國外插結式海底電纜,形成獨具特色的可拖曳的海底多波采集一體化系統(tǒng)。經反復測試和試驗,該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一致性很好,通放帶寬,畸變小,抗拉力強,適于海上施工。自行設計的可編程前置放大器,及自主研制的三分量檢波器萬向平衡裝置性能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技術水平。
同時課題組研制出一套海上多波地震施工仿真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輔助海上多波地震施工設計,分析不同深度地層的覆蓋次數,模擬縱、橫波原始記錄;也可根據理論模型制作合成多波記錄,用于室內研究。
海上多波地震處理系統(tǒng)模塊也與此誕生,并應用該系統(tǒng)處理了實際采集試驗資料及美國墨西哥灣多波地震資料。首次在我國開發(fā)了海上轉換波疊前深度偏移和速度建模的方法軟件,可對復雜構造用轉換波較準確地成像。
自主研制的多波地震采集和處理系統(tǒng)目前已得到應用,在渤海灣淺海帶進行了海上多波采集試驗,完成試驗剖面約6公里,經處理后得到了轉換波信息。
該技術可用于石油、煤炭、水資源、巖土、國防等領域,解決巖性勘探、流體識別、油氣藏描述等常規(guī)地震無法解決的問題。據初步估算,利用已完成的480道海底電纜采集系統(tǒng)及資料處理系統(tǒng),通過與用戶相應設備配套,在整個渤海灣地區(qū)開展海上四分量地震采集處理新技術服務,年創(chuàng)效益可達500萬~1000萬元;隨著海上多波地震勘探技術的推廣,按年銷售1000道四分量海底電纜系統(tǒng),可創(chuàng)收2500萬~3000萬元。
專家評議,海上多波地震勘探技術的發(fā)展將帶動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的重大變革,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以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劉光鼎院士為主任的驗收委員會認為:該課題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4個方面的技術創(chuàng)新,獲得3項專利;課題組研究工作扎實,組織得力,實現了預期目標,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發(fā)展我國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