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傳說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对娊?jīng)》中出現(xiàn)一些計量單位,通過對這些計量單位的研究,可以了解我國西周時期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和政治活動情況,側(cè)面了解到西周時期我國的計量發(fā)展狀況。
《詩經(jīng)》中具有準確意義的計量單位大致分為長度、面積、時間和體積4類。
一、《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長度計量單位的詩句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小雅·六月》)。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軍軍服已成,行軍30里余。
駿發(fā)爾私,終三十里(《周頌·噫嘻》)。
這句話的意思是:趕快開發(fā)你私田,30里內(nèi)都種遍。
是斷是度,是尋是尺(《魯頌·閟宮》)。
這句話的意思是:將它砍斷,用于丈量尺寸。
詩句中的“里”、“尋”、“尺”為我國古代的長度計量單位。我國古代以十寸為一尺,八尺為一尋,十尺為一丈,一百八十丈為一里。古代軍行30里為一舍。特殊的,在我國周代,一尺約等于0.231米,八尺等于一步(《禮記·王制》),就是1.848米,三百步即為554.4米。之后秦代六尺為一步,后亦以五尺為一步,歷代不一。
二、《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面積計量單位的詩句
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魏風·十畝之間》)。這首詩的意思是:十畝田間是桑園,采桑人兒真悠閑。走吧,與你把家還! 十畝田外是桑林,采桑人兒笑盈盈。走啊,與你攜手行!
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大雅·召旻》)。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初日辟百里地,如今國土日受損。
其中這里的“里”為我國古代的面積計量單位。當時的一里約等于今天的0.307平方公里。
“畝”是中國市制土地面積單位,一畝等于60平方丈,大約666.67平方米。十五畝等于一公頃。選取60平方丈是因為中國古代的計數(shù)方法?,F(xiàn)在計數(shù)大都以“10”為一個單位進位,古代的進位則多以“60”為一個單位進位。按照周朝的規(guī)定,6尺為步(有的說6尺4寸,也有8尺之說),百步為畝。
三、《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時間計量單位的詩句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邶風·旄丘》)?這句話的意思是:叔啊伯啊,為什么拖延這么多天?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衛(wèi)風·氓》)。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從我嫁到你家,多年來忍受貧苦的生活。……多年來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勞苦活兒沒有不干的,每天早起晚睡,沒有一天不是這樣。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王風·采葛》)!
這首詩直譯是:你去采摘葛還沒回來,一天沒見,就像過了3個月那個漫長。你去采摘蕭沒回來,一天沒見,就像過了3個秋天那么漫長。你去采摘艾草還沒回來,一天沒見,就像過了3年那么漫長。這首詩抒寫了熱戀中的男子度日如年,渴望與戀人相見的強烈感。這首詩采用重疊的復沓形式,“采葛”、“采蕭”、“采艾”都是女主人公不同的勞動場面,但作者的思念卻從“三月”到“三秋”、“三歲”,一層比一層更深。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鄭風·子衿》)。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已有3個月那么漫長啊!
自我不見,于今三年(《豳風·東山》)。
這句話的意思是:從我出征沒見這景象,到而今已經(jīng)有3年這么長。
我國古代的年(歲)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12個月;閏年12個普通月加一個閏月,總共13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具體由計算決定,年年不同。我國古代平年全年354或355天,閏年全年383或384天。一般的,在19年中設(shè)置7個閏月。周時期以今天的農(nóng)歷十一月為正月。我國古代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jié)氣以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故稱農(nóng)歷,又叫中歷、夏歷,俗稱陰歷。農(nóng)歷是我國目前與格里歷(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布施行的歷法,即公歷)并行使用的一種歷法,人們習慣稱為“陰歷”,但其實是陰陽歷的一種,即夏歷,并非真正的“陰歷”。在我國古代,白天為晝,天黑為夜,大約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鐘)。通常情況,一秋為一年,后又有專指秋三月的用法?!锻躏L·采葛》中的三秋應長于三月,短于三年,義同三季,九個月。
此外,《詩經(jīng)》中還有“升”、“匊”、“束”、“簋”、“倉”、“箱”、“爵”、“襜”、“壺”、“卣”、“室” 等體積計量單位。這些計量單位為當時的盛物量具的名稱所引申,不是定量。
內(nèi)容推薦
更多>2020-09-09
2019-12-15